看着雨从天而降,但又有几个人知道组成雨的水滴的真面目那?
其实水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可以说许多人至今没有真正见过水滴的模样。它太小了,最大的也不过像小豌豆那样,小的就连人的肉眼也看不见它,所以,水滴遂成了“渺小”、“微不足道”的同义词。但水滴虽小却多,它非常好动,不是随风飘荡,就是疾驰而过,不愿久留,明明是一滴滴从天而降的雨,却又留给人们“雨丝”、“雨幕”的印象。看来许多人只见过滴水的现象,而未能看清楚“水滴”。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能勾画出一滴水的模样,而且英雄所见略同,其形状大都如顿号,如悬胆,如无尾之鱼,一端大而圆,一端长而尖,一副娇艳欲滴之态。这恐怕应当归功于漫画家的大胆构思,以后人们约定俗成,水滴便有了它的“标准像”。就连研究水科学的一些机构,也乐于采用它做庄严的徽记哩。
其实,圆头尖尾的水滴只在将滴未滴、若即若离之际略略出现过,一旦滴落就满不是那回事了。独立自主的一滴水,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会怪得令人吃惊。液体表面张力总希望水滴的表面积尽可能小,并呈现圆球形。但是水滴在降落过程中,还要受重力、空气动压力的影响,水滴愈大,这些影响作用也愈突出。有人用高速摄影的方法,研究了大大小小的水滴,发现粒径为0.3毫米的水滴仍为圆球形,稍大的变为椭球形。粒径在1毫米以上的水滴是一只底部平坦的“馒头”。粒径大到4毫米左右时,“馒头底部向内凹陷,逐渐成了一个口子朝下的“布袋”。“布袋”不断向纵深扩展,又变得像西餐厨师的高帽子。最后,“帽子”顶上开花,水滴破碎,又变成了许多小水滴。自然界中最大的水滴,直径也只有6毫米左右。雨滴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碰撞、并合、破碎等复杂的分合过程,不知变化了多少次形态,如果这些圆头尖尾的“标准像”让雨滴看了,真会把它们的肚子都笑疼了。
多有趣啊,滴溜滚圆的球,馒头,布袋,帽子,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然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水滴的“模特儿”,而这又是千真万确的!至此,是否该结束“圆头尖尾”的水滴时代呢?大可不必。因为科学和艺术之间是从来不应当划等号的。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