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霜冻的划分标准
霜冻是在温暖季节中日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上时,在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发生短时间温度降低到0℃或0℃以下的现象。发生霜冻的时候,可以有霜(白色的冻结物,也称白霜),也可以没有霜。一般是以地面温度小于或等于0℃作为霜冻的标准。
2、霜冻和霜的时间分布
初、终日期:各地霜冻平均初日在11月20日到12月18日的29天内,以12月为主,频率达65%,11月的频率只有35%,最早初日出现在1971-1972年度的11月20日,最晚初日出现在1968-1969年度的12月18日。平均终日在1月31日到3月14日这42天内,以3月为主,其频率为55%,2月次之,频率为40%,1月的频率仅为5%,最早的平均终日出现在1972-1973年度的1月31日;最晚终日出现于1973--1974年度的3月4日。霜冻期以1971-1972年度的111天为最长,1972-1973年度的52天为最短,两者相差近两个月。
月变化:一般年份从10月到次年4月均有霜冻出现,但主要集中于12月到次年2月(个别站早、晚霜冻日期比以上日期提前和推后较长时间)。以1月为最多,占39.3%,2月次之,占27.7%,12月再次之占22.2%,12-2月三个月占89.2%,11月和3月各占5%左右。
霜冻的出现和结束,有明显的季节性,初霜冻出现在秋末,终霜冻结束于春末,这段时间都是冷暖空气交替季节,秋季大陆性干冷气团不断加强南下,再加地面辐射冷却等有利的气候条件,导致气温下降,出现初霜冻;终霜冻一般伴随最后一次较强冷空气南下而告霜冻结束,从此以后,天气逐渐回暖,进入无霜期。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