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气象常识 > 趣味知识 > 避雷针的由来

气象常识

避雷针的由来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23日  来源:天气预报网  编辑:天气预报网

  
   夏季常有雷阵雨,有时候电闪雷鸣,很是吓人。而事实上雷电的破坏力也是极其惊人的,往往造成电力、通讯等设施的破坏,甚至不时有人员的伤亡。因此,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探求避免雷击、驯服雷电的办法。不过,直到18世纪才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752年6月的一个下午,美国费城的上空乌云翻滚,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一场大雷雨即将来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乘着风势,将一只顶端绑着金属丝、金属丝连着细绳、细绳连着绸带、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的风筝放上了天。然后,他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只见风筝引绳上的金属丝一下子竖了起来,这说明雷电已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了下来。富兰克林于是用手去碰那钥匙,“哧”的一声,一个电火花在手指与钥匙之间闪过,同时他的手指感到了一阵刺痛。富兰克林顾不得疼痛,赶紧叫儿子拿来莱顿瓶(一种旧式电容器),并迅速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顿时,莱顿瓶火花四射,说明莱顿瓶充电了。
  
   风筝实验使富兰克林了解到雷电的性质,于是他想,如果在建筑物上装上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岂不是可以使云中的电荷同导线尖端的感应电荷慢慢中和,从而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吗?说干就干,他在家中做起了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端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丝;沿着楼梯,把金属丝引导楼底的一个水泵上;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丝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他设想,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丝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绳受力,小铃因该晃荡,发出响声,结果自然如他所想。于是他把那根细铁棒称为“避雷针”。
  

相关资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