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7·21”灾难发生已经发生快10天了,民众们从悲痛中醒来,把目光投向灾后重建和对下一场暴雨来袭的预防。一场暴雨考验一个城市,这话说得意味深长。危急时刻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预警应急,还考验了每个人的安全意识、自救能力,甚至是人心美丑。
这场暴雨中涌现出很多的英雄,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温情,冰冷的雨水并没有浇灭火热的真情。微博从一开始发“到北京来看海”的调侃,到发求助信息,再到大量免费帮助信息,到最后网友与防汛部门的互动,不仅让很多被困人员转危为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心的力量。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张志刚教授表示,在近年社会道德水平不断受抨击、诚信缺失的舆论环境下,民众的正能量被激发出来,这场暴雨中体现出的正面力量,彰显了普通人的大爱和道德素养。
然而暴雨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比如有的出租车司机涨价、趁火打劫,有的救援物资不发给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有的城管给大雨中被迫停在路边的汽车开罚单等。对于这种现象,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杨东表示,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没有对与错,暴雨中坚持出车对司机来说是有风险的,价格上涨有利于鼓励他们出车,方便被困在大雨中的市民回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一种“双赢”。城管等执法人员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按照制度严格办事,是敬业的一种表现,无可厚非。但是,从社会层面来讲,助人为乐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灾难面前过于冷漠等行为是社会的一种道德滑坡,如果道德屡次让步于利益,最终会让社会整体受伤。
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曾总结说,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往往会出现3种心态:以益为先(比如只要能把被困的人接走,多花点精力和金钱也愿意);以利为先(只考虑自己能否获利,不顾他人安危);以德为先(把全部心思用在怎样化解灾难,而不考虑个人利益和得失)。如果第一种心态我们还勉强可以理解,那些就地起价、趁火打劫的人则属于在利益面前忘记道德、甚至忽略人性的第二种心态。如果这种心态蔓延,最终只会让自己失去真情真心,对他人的痛苦和遭遇反应麻木,内心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也会失去“真善美”。
灾难发生后,你可能心存感激,也可能愤慨不已。但在发泄情绪的同时,更值得探讨的是这场暴雨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我们有必要随时提醒自己,别忘了心中最美、最善的那部分。哪怕今天做的好事明天就会被忘记、被人质疑,帮助他人的过程也会给人带来内心的平衡和快乐。其次,灾难面前,有关部门和社区应该行动起来,制定完善的救援制度和措施,保证每一位受灾群众都能得到援助。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应该注重和普及公众道德教育,树立和宣传一些道德楷模和典型事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大爱不只在灾难时刻显现,而是成为植根于内心的道德操守,化为闪闪发光的实践行动。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