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已经到了10月份了,一看日历就发现今天已经是寒露了,这寒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节气?寒露的时候会下霜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 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秋季是一个热与寒交替的季节。
寒露节气下霜的可能不大,下霜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气温降至0度以下,寒露节气虽然更凉快,但是气温还没有这么低。一般等霜降节气过后才会下初霜,而寒露节气的后一个节气才是霜降,而且霜降节气当天不一定就会下初霜。“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的则是,寒露节气时气温更低,露水在更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霜,但并不会下霜。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冷交替的季节。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芦荻轻飞,蝉噤荷残,但自然并未就此沉寂,冷寒的露珠浸染山川,染红了层层叠叠的枫叶,蓝天之下满是浓浓秋韵,飒飒的秋风吹散斜阳,晕黄了漫山遍野的菊花,霞光之中尽显秋色斑斓,寒露无霜亦无雪,可以曼舞听歌。把酒东篱拂霓裳,尽赏秋韵菊蕊黄。
一、防寒保暖
刚入秋的时候,我们提倡“秋冻”就是不要急着加衣服,但到了寒露以后,就要开始防寒保暖了,老人经常告诉我们,到了寒露就不能穿单衣了。尤其对于老人、儿童以及身体虚弱的人,一定要记得提醒及时加衣服。
到了寒露请重点做好3个部位的保暖工作:
1、脖子
脖子在平常是裸露比较多的部位,到了寒露,气温低,风也比较冷,脖子受到寒气的侵入,就容易着凉。所以,建议多加强这个部位的保暖,男士可以穿领子稍高的衣服,女士可以用围巾来保暖,而且还能提升颜值。
2、腰部
不管你平常多爱美,在夏天衣服穿多短,但是到了寒露,请不要再穿露腰装,在我们的腰部有着比较多的穴位,如果让腰部受寒,腰痛就会随之而来,还可能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所以,平常穿衣要能护住你的腰子。
3、双脚
脚被人称作人的“第二心脏”,这就可以看出保护双脚的重要性。脚部保暖除了穿上袜子,多走动以外,还可以在睡觉之前泡一泡脚。
泡脚时用45度左右的热水,这样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扩张脚部的血管,刺激脚部的所有经络,不仅能够缓缓一天的疲劳,减少双脚的酸痛感,而且能温暖脚部,脚暖了,全身都暖和了。
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在热水里加入生姜(祛湿排寒)、艾叶(快速提升身体阳气)花椒(消毒杀菌,止痒止痛)等草本食材,不仅对温暖身体有帮助,还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适当贴秋膘
到了寒露后,寒意越来越浓,消耗逐渐减少,但是食欲开始增加,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适当贴秋膘,是有利于体力恢复的。不过贴秋膘不是让你借机胡吃海喝,顿顿大鱼大肉,这样容易变成“秋胖”。
寒露时节,适合吃3种肉:
牛肉
牛肉里面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在寒露时节用来贴秋膘比吃山珍海味更强。牛肉的吃法比较多,可以炒、可以炖、可以焖,还可以做成酱牛肉。
2、羊肉
羊肉里面的营养成分也是比较高的,有钙、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而且大多数老百姓都能买得起。所以,在寒露贴秋膘,可以隔几天煮一锅羊肉汤,暖身又滋补。
3、鸭肉
担心身体发胖的人来说,贴秋膘使用鸭子是非常合适的,鸭肉里面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适中。尤其是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低碳饱和脂肪酸,而且脂肪分布均匀,就算在秋季多吃几只鸭子,也不用担心发胖。
三、早睡早起
寒露到后,白天变得更短而夜晚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自然界里面的阳气开始收敛,所以要懂得保养自己身体里面的阳气,而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最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四、坚持运动
不论到了什么节气,人都要适量运动,久坐不动伤身,当然过度运动也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锻炼到身体,还有可能增加身体的疲惫感,损害到身体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就可以。建议选择快走、慢跑,而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每天坚持散步也是可以的。
五、劳逸结合
寒露时节寒气比较重,稍不留神就可能受寒感冒,所以在平常要注意劳逸结合,别让自己太累,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此外,这个时候也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有新鲜的空气,这样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