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知道为什么地震不能准确预报?为什么地震不可以准确预测?下面来了解下吧。
为什么地震不能准确预报
因为地壳运动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不像天气的变化,可以根据卫星云图和大气变化来判断,有规律可循。在地震多发地带,各种地底运动都相当频繁。以现有的技术水平,科学家们根本无法从中分辨出,哪个运动才是地震。
地震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远没有过关,还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全球每年在陆地上发生的几次七级以上地震及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都未能作短临预报。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地震预报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也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地壳断层运动的情况。把整个运动的完整数据输入到人工智能机器中,让它的算法学习后再进行分析,释放能量和断层状态变化的关系。经过大量的训练,这台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从多个地壳运动的能量信号中,准确识别出将要发生地震的信息。
当然,实验终究只是实验,现实的地震无法模拟。所以,在现实情况中,科学家们又利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地震:慢地震。顾名思义,它是断层之间互相缓慢滑动造成的。所以,它释放能量的速度也十分缓慢,过程十分漫长,短则数周,长达数月。这就相当于一个现成的长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可以进行监测,收集数据后传输给人工智能,训练它的算法。结果证明,人工智能也确实能够准确预测出下一次断层滑动的时间点。
但这毕竟是特殊情况,常规地震的时间短,伤害大,而且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无法收集足够的数据来进行分析预测。所以,要想把这项技术投入实际应用,科学家们还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未来趋势。虽然地震预报的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但前景可观。毕竟,我们的地震预警系统也是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完善的。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地震预报系统终有一天会诞生。到那时,地震多发地带的居民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令人感叹的是,在古代,我们面对天灾无能为力;而在有了现代科技的加持之后,人类也能一次次与天灾相抗衡。这就是科技惊人又伟大的力量,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享受到更多科技创造的幸福。
地震预测方法
地质方法
是以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地估计地点和强度的一个途径。可用这种方法在大面积上划分未来地震的危险地带,确定不同强度的危险地区。这种工作叫做地震区域划分。由于地质的时间尺度太大,地震的时间预测不能依靠这一方法。
统计方法
是从地震发生的记录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统计规律,估计地震的危险性,求出发生某种强度的地震的概率。统计方法的可靠程度决定于资料的多寡。中国历史悠久,在有些地区,地震资料丰富,运用统计方法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结果。
前兆方法
是根据前兆现象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与强度的方法。地质方法的着眼点是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在比较大的空间、时间尺度内地震活动的变化。统计方法所指出的只是地震发生的概率和地震活动的某种“平均”状态。若要明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地点、强度和时间,还是要靠地震的前兆。所以寻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测的核心问题。为了取得可靠的地震前兆,必须开展长期、广泛的观测和研究。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