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皮肤越抓越痒 皮肤越抓越痒的原因是什么
血清素在作怪。当皮肤受到刺激时,皮肤末梢的血清素受体受到驱动,抓挠形成的刺激会使肥大细胞分泌更多的组胺。只要皮肤受到刺激,除了组胺,大脑中还有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叫做“幸福激素”。当皮肤末梢的血清素受体受到刺激时,只要皮肤接触刺激就会引起剧烈的瘙痒。也就是说,大脑中的幸福激素会诱发皮肤瘙痒,引起强烈的瘙痒,这让人越来越陷入抓挠的两难境地。
血清素:
血清素学名5-羟色胺,是一种吲哚衍生物,简称5-HT,化学式为C10H12N2O,分子量为176.22。
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受到最广泛研究的神经递质是5-羟色胺,它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几乎影响到大脑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从调节情绪、精力、记忆力到塑造人生观。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就是通过提高脑内5-羟色胺水平而起作用的(但是科学家们已认识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问题有时不仅仅出在神经递质缺乏上。新的研究着眼于神经细胞的接收装置─树突上的受体,考虑它们的数量及敏感程度是否足以正常结合并处理神经递质。如果受体没有足够的活性,信息将无法传递下去,那么不论大脑中有多少游离的神经递质都是徒劳的。受体缺陷能导致诸多的麻烦)。5-羟色胺水平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抑郁、冲动行为、酗酒、自杀、攻击及暴力行为。科学家们甚至通过改变实验动物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使他们更具有攻击性。
有趣的是,女性大脑合成5-羟色胺的速率仅是男性的一半,这点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妇女更容易患抑郁症。随着年龄的增长,5-羟色胺作用通路的工作效率会出现下降,因为活化5-羟色胺的受体减少了。据一项研究显示,60岁与30岁的人相比,大脑中5-羟色胺特异受体的数目已减少了60%。由于5-羟色胺的效力下降,随年龄增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
对伴抑郁的酒精使用障碍患者,SSRIs能改善焦虑和抑郁,直接减少酒精吸收达15%—20%,但某些患者服SSRIs反而增加饮酒行为。对不伴抑郁的酒精使用障碍患者,SSRIs的研究结果混乱。当SSRIs治疗酒精依赖患者时,能加重SSRIs的胃肠不良反应。减少患者对酒的渴求程度,减少饮酒量。
另外,5-羟色胺还能增强记忆力,并能保护神经元免受“兴奋神经毒素”的损害。因此充足的5-羟色胺确实能在老化过程中防止脑损害发生。
除此之外,曾在医学物理实验中,血清素在旁效应中体现了一定的致死细胞的作用。
皮肤痒注意事项:
1、不要滥用药物
很多朋友在皮肤瘙痒的情况下,无法忍受瘙痒的症状,但是又怕去医院麻烦,就会自己去药店买药回来外涂,其实滥用药物只会导致瘙痒的症状更加严重。比如在脂溢性皮炎患者滥用外用激素药物,就会引起皮炎长时间无法治愈而形成激素性依赖性皮炎等。
2、不要用手搔抓
因为皮肤瘙痒会导致患者难耐坐立不安,就会忍不住用手去搔抓,虽然用手搔抓能短时间止痒,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瘙痒症状,而且会越抓越痒。经常搔抓容易导致皮肤破溃,甚至会诱发其他皮肤病。
3、不要用热水烫洗
很多人在皮肤瘙痒的情况下,都会想到用热水来烫,感觉能快速止痒。用热水烫确实能够短时间止痒,但是过后症状又会加重。在用热水烫起皮肤后,就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加强,会引起过敏物质大量的释放,就会引起瘙痒的症状更加严重,而且容易导致皮肤糜烂。
4、注重饮食
我们知道很多食物容易导致皮肤过敏而引起皮肤瘙痒,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有牛肉、羊肉和螃蟹以及虾类等,当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下,这些食物千万不要吃,很容易导致瘙痒症状加重,日常应该多喝温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皮肤痒存在隐患:
1、皮肤缺水或者皮炎
在天气比较干燥时,人体皮肤容易出现发痒的情况,一般是因为皮肤缺水、发干,皮肤表层受到损伤引起的,另外一些皮肤性炎症也会导致皮肤发痒如湿疹、荨麻疹、皮炎等。
2、消化系统异常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促进人体的消化,若是胆汁和胰液分泌异常,人体的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容易引起皮肤发痒的状态,另外孕妇容易出现一些生理性的皮肤发痒,如妊娠纹,主要是因为雌激素分泌异常,或者胆汁代谢异常导致的,一般分娩后情况就会好转。
3、内分泌出现异常
有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也会导致皮肤发痒的情况,常见的如甲状腺分泌异常的甲亢患者,因为身体循环代谢过快,就容易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特别是在晚上睡眠时。
4、血液问题
当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含量异常时容易引起皮肤的发痒状态,常见的如血液中的磷元素含量过高,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发痒,另外患有一些肾部疾病的患者会因为肾部的排毒功能减弱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导致皮肤发痒一般是因为体内的癌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容易刺激人体皮肤的神经末梢,导致皮肤出现发痒的情况,有些恶性肿瘤在发病初期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如肝癌、胃癌等。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