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发布了今冬拉尼娜事件将要形成的消息,对此,大家都很担心今年会是一个冷冬,甚至觉得会出现极寒天气,那么,到底今年会不会出现极寒天气呢?首先,目前来看,今冬拉尼娜发生成定局,至于会被冻哭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分析。
今冬拉尼娜发生成定局会被冻哭吗
拉尼娜发生成定局会被冻哭吗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官宣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消息一出,那个大家关心了好几年的老问题又来了——今冬会不会是冷冬?
明确一点,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而且,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
以去年冬天为例。
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12月12日-15日、28日-31日和1月5-8日、14日-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1月6日-8日寒潮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创下不少纪录,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跌至-19.6℃,创1966年2月23日之后最冷气温纪录;天津西青-19.9℃,打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观测史第二冷;济南-18.3℃,创1月上旬最冷纪录,也是1953年1月17日之后出现的最低温度。
所以如果你跟对这几场寒潮印象深刻的小伙伴说,上个冬天是暖冬,你要ta怎么想……
今冬会被冻哭吗
但气候中心的判定有错吗?没错啊!
因为2月我们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生生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之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气温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点打破2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生生把2月“热成”5月。北京2月21日最高气温达25.6℃,天津西青23℃,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都是2月历史气温的新纪录。统计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就像绷紧的橡皮筋经历弹性形变后,依然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去年冬天虽然每场过程看气温大起大伏,但平均来看,它的气温异常波动被“抚平”,甚至成了暖冬。所以你看,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
而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极端天气
不仅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
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冬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叠加,会让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
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拉尼娜事怎么形成的?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信风是指低空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