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霜降进补的讲究,俗语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可见,这个时节的进补养生很重要。中医强调进补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进补的好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否则“虚不受补”,甚至还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
中医认为,健脾最好的是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的栗子,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另外,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温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其次,调配一些适宜的茶饮对于调养脾胃、疏肝养阴也十分有益。
起居环境有讲究
干燥、寒冷的天气我们不能控制,但是我们能改变室内环境。具体来说分四部分,一个是要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18—23度之间,千万不能太热了,本来我们就干燥,越热湿气越蒸发,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第二适宜的湿度,在干燥情况下病毒细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持保湿或者加湿器,用一盆水搁在卧室,还有用湿拖把拖一拖。第三是加强通风。室内门窗禁闭六个小时,氧气下降20%。我们一天24个小时,如果关着门窗,你就严重缺氧。所以早晚要开窗通风15分钟,一方面氧气充足、新鲜空气进来了,病毒细菌它的密度也就是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另外,屋内可以适当搁一些花、草、湿润一下空气,但是记住晚上不要搁在卧室里。
心理调养好身体才能好
从医学来说有季节心理和情绪问题。其实一夜之秋多事之秋,一旦秋天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为什么秋天和冬天人们容易情绪消沉呢?从医学上说,阳光不仅给人带来温暖、光明,让人补钙,还能让人心情振奋。但是到了秋天、冬天阳光逐渐减少,这时候阳光照着时间短,人们大脑生活体分泌退黑素多了,退黑素让人睡眠,所以叫季节性心理精神病就出现了,所以到秋冬季怎么度过多事之秋呢?多晒太阳。另外老朋友之间多聊天,通过交流也能够让人们情绪好。
霜降已至须戒寒
左太冲在《吴都赋》中写道:“露往霜来,日月其除。草木节解,鸟兽腯肤。”寒露过去霜降来临时节,草木枝叶残谢脱落,鸟兽趁着秋食丰美,把自己吃得肥肥的,贮备能量以备冬天的严寒与饥饿。人类也在为冬天的到来做最后准备。“此时寒逼衣袂轻,月残霜落更虚明。”气温骤降,使人明显感到身上的衣服薄了,所以人们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冬衣,保暖戒寒。
霜降后易发的疾病
1.肠胃疾病
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又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
2.呼吸系统疾病
霜降前后虽然天气变化不大,但是天气逐渐变冷,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开始加重或发病。
3.心脑血管疾病
霜降后,由于天气开始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液运行不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开始增加。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
霜降要三防
1.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2.防秋郁
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3.防贼风
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