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食物开始从匮乏向丰盛过渡,对于吃的讲究程度也更进一步,出现了不少新的烹饪方式和流行饮食,以米食为例,宋代就出现了各种以五谷为原料的粥饭,那么就一起来了解吧。
汉人作为农业民族,五谷一直在饮食中占有主要地位。宋代的米食品种不少,主要是各种饭、粥、糕、团、粽之类。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饭有羊饭、煎鱼饭、生熟烧饭、随饭、荷包白饭等。早晨,人们大多吃粥,“每日交五更……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
做粥初用大米外,还有用粟、豆。比如豌豆大麦粥、小米粥、清晨待漏院前卖的“肝夹粉粥”、寒食吃的“冬凌粥”、十二月八日吃的“腊八粥”等。吃粥可以节约粮食,贫苦人家常常煮菽、粟杂粮为粥,用以果腹。粥由于熬得很软、很烂,非常利于消化,因而也是老年人和富贵人家的保健养生食品。
作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当时的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开封称为七宝粥,临安称为五味粥。在杭州,百姓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烹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为米与果品,掺入的果品越多越好。
不过,宋人最喜欢吃的是豆粥。释觉范为此还有一首《豆粥》诗云:“出碓新杭明玉粒,落丛小豆枫叶赤。井花洗杭勿去箕,沙瓶煮豆须弥日。五更锅面沤起灭,秋沼隆隆疏雨集。急除烈焰看徐搅,豆才亦趁回锅入。须臾大勺传净瓮,浪寒不兴色如栗。食余偏称地炉眠,白灰红火光濛密。”由此看来,加工豆粥甚为讲究,从选料、烹煮时间以及火候的掌握上都有一定的标准,尤其是煮豆粥必须使用砂锅。
两宋时期的饭,因为饭的品种增多,配料奇巧,且多精美,尤其利用多种原料合在一起,精致的饭品,更具特色。
首先是一种叫做盘游饭。苏东坡在《仇池笔记》卷下《盘油饭》说描述说,“江南人好作盘油饭,鲜脯鲙炙无所不有,埋在饭中,里谚曰:‘掘得窖子’。”
盘油饭的做法,就是用煎虾、烤鱼、鸡、鹅、猪羊肉及灌肠等作为配料,用姜桂盐为佐料,炒后与饭合在一起。有点类似现在的盖浇饭。不过在古代,它可是富人家的营养食物。
乌米饭是古代传统的饭品。道家认为这是延年益寿的神仙饭。北宋时流行的吃法是,以生白粳米一解五斗舂治,淅取一解二斗。用南烛木叶五斤,燥者三斤即可,杂茎叶煮成汁,极清冷,以渡米,米释炊之。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