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着很严格的饮食禁忌,所以他们有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也就形成了清真菜文化。那么,清真菜有哪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作为中国十大名菜之一的清真菜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饮食禁忌比较严格,其饮食习俗来源于伊斯兰教教规,我们通常见到的“清真”字样的标签上面,有一个阿拉伯文单词“哈俩里”,意思是“合乎伊斯兰教法的”。伊斯兰教认为,人们的日常饮食不仅为了养身,而且还要利于养性,因而主张吃佳美、合法的食物。此外,无鳞鱼和凶狠食肉、性情暴躁的动物也不能吃,如鹰、虎、豹、狼、驴、骡等。清真菜选料主要取材于牛、羊两大类,特别是烹制羊肉菜肴极为擅长。
远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以羊肉、羊头、羊尾、羊蹄、羊舌、羊脑、羊眼、羊耳、羊脊髓和羊内脏为原料的清真全羊席。可以做出品味各异的菜肴120余种,体现了厨师高超的烹饪技艺。全羊席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极为盛行。以后,因烹制全羊席过于糜费,遂逐渐演化为全羊大菜。
清真菜的口味偏重咸鲜,汁浓味厚,肥而不腻,嫩而不膻。但不同地区的清真菜又有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等不同的流派。清真菜宴席也极有特色,大体可分为燕菜席、鱼翅席、鸭果席、便果席和便席5类。具有繁简兼收,雅俗共赏,高中低档咸备,色香味形并美的特点。此外,清真小吃名目繁多,用料广泛,应时当令,丰富多彩。
中国清真菜点用料极为讲究,主料突出,注重香料的使用。明代马愈的《马氏日钞记》中,有“回回人食事之香料”的记载。因为注重使用香料,所以清真菜点一般醇香味浓,甜咸分明,酥烂香脆,色深油重;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而不膻,嫩而有味。
中国清真菜点不仅注意色、香、味、形,而且特别强调食品卫生和食物的医疗价值。《巴氏日钞记》中记述回回茶饭中,用回回豆子做麦曲,这种回回豆子“状如楱子肉,味极香美,磨细和于面中,味香,去面毒”。元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食疗方》中,记载“羊密膏”、“牛肉脯”等清真牛羊食品甚多,对各种病症都分别有一定疗效。
中国清真菜点品种繁多,作工精细,经济实惠,雅俗共赏。清真菜点的制作方法很多。菜肴烹调,擅长于扒、烧、爆、炒、炸、烤、涮、炖、煨、焖、烩、馏、蒸、塌、烹、氽;面点的制作,主要有蒸、煮、烤、烙、炸。如“全羊席”,根据羊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分别制成大件菜、馏炒菜、炸菜、凉菜、甜菜、汤菜等种类菜肴,丰富多彩,发人食欲。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