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最初并非是沪剧,最初的沪剧也由于“上海滩”而被称之为“摊戏”又或者是“申曲”。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就有了沪剧这个名字,更在之后有着不少的沪剧名人唱将,杨飞飞更是其中出众的一位。
那么,本期沪剧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前辈杨飞飞吧!
杨飞飞,原名翁风请,浙江慈溪人,生于1923年。12岁开始学文明戏,16岁改拜丁宛娥为师,入儿童申曲班,丁夫姓杨,遂起艺名为杨飞飞。1938年拜丁婉娥为师,“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2012年5月21日,杨飞飞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9岁。
杨飞飞,40年代已在《叛逆的女性》等剧中扮演角色。1948年与赵春芳、丁国滨等组建勤艺沪剧团并任团长,建国后先后主演了《家》、《雷雨》、《为奴隶的母亲》、《卖红菱》、《妓女泪》、《张凤山卖布》、《刘胡兰》、《第二次握手》等戏,以演出悲剧见长。“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
杨飞飞嗓音宽厚洪亮,幼年时爱模仿京剧大花脸的唱腔,被同行姐妹称为“小金少山”,这使她无意中注意了发声的共鸣。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剧种的成分,创造了以柔和为特色的杨派。
杨飞飞虽然没有条件读书,但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只要看过的戏,她都会哼几句。尤其那出《五子哭坟》,她最喜欢唱。杨飞飞长了个大嗓门,唱得又脆又亮。她13岁经人介绍,正式拜文明戏老先生胡铁魂为师,学唱文明戏。
文明戏台上讲的是苏州话和国语(普通话),老师对她讲了情节,教了她12句国语台词,她上台后居然一点也不怯场,台词没有讲错一句,而且讲到“叔父你要救国民啊”的时候,双脚朝地上一跪,双手抱着叔叔的脚,眼泪夺眶而出。顿时台下一片唏嘘。
她初上台就演得这样成功,以后戏里的童子生就都让她演。后来这个文明戏班子进入大世界演出。大世界的四个楼面,从一楼到四楼,各种戏剧都在这里演出。当时艺人可以互相串场观摩。杨飞飞像老鼠跌进了白米囤,一有空就往各个场子跑。
其唱腔补实无华、委婉亲切,十分讲究感情的真挚细腻。她善于以情制腔,唱腔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妓女泪》中的“金媛自叹”,因有八种曲调组成,故称“杨八曲”对沪剧艺术发展作了贡献。
【结束语】杨飞飞在学习生涯中也有着许多的师妹以及好友,这些也都是杨飞飞在戏曲生涯中进步的动力。且都在沪剧界拥有着极高的名声。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