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 文化 > 撒拉族篱笆楼,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气资讯

撒拉族篱笆楼,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 -0001-11-30 00:00:00

撒拉族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稀有的珍贵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位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就是撒拉族的篱笆楼,篱笆楼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它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撒拉族篱笆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撒拉族大约于13世纪(元朝初期)从撒拉克(土库曼斯坦境内)迁移到循化县。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是一种木、石、土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树条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到21世纪初,在循化县仅存于孟达地区。

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冲,从13世纪-14世纪(元代)开始,生活在孟达地区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同时,与周边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交往,集结丰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因此,篱笆楼不仅记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也是撒拉族建筑风格的历史记忆,同时积淀着多民族的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的古建筑。

据21世纪初调查,保存下来的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主要位于循化县黄河岸边的清水乡孟达大庄村,这里紧邻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篱笆楼建筑布局多种多样,因地自由搭建,有横字式、拐角式、三合院式。篱笆木楼通常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底房间为仓库、畜圈等。篱笆木楼的楼体框架均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墙体中间为空。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楼房,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撒拉族的篱笆楼设计,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最具特色。这一时期,撒拉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建房讲究牢固、美观、经济、变通,突出防风、防震、适用、安全的作用,因而通常选用精良的松类木材。

您可能还会喜欢:

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东巴画是纳西族文化艺术的一项

东巴纸是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纳西族“热美蹉”的起源及特色

标签:撒拉族篱笆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资讯阅读

热门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旅游天气预报

气象常识

天气资讯

旅游天气预报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