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余震是在主震发生之后才出现的。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地震,我们应该学会提前预防,掌握一定的防震小知识,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做到有效自救。那么余震是不是比主震小?余震多了会不会引发大震?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余震
余震是不是比主震小
余震是比主震小。余震是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
频繁小地震之后不一定会有大地震,而大地震后一定会有频繁小地震。因为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和压力的释放,在频繁小地震之后板块运动的应力和压力得以释放就不一定会产生大地震,而大地震后出现的频繁小地震都是余震。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同时,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只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前,还会发生其他事件。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事件,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测地震。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的概念
地震预测是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实现地震预测的基础是认识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地壳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状态的变化。有些动物也本能地具备预知地震的能力,沈阳法库地震台就尝试运用动物来预测地震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实现地震预测的基础是认识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地壳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状态的变化。
地震预测研究
地震预测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的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例如,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2月4日发生于辽宁海城的7.3级强烈地震,并在震前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的伤亡和损失大大减小。
但是,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可以概括为:
(1)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3)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天气预报查询提供全国天气预报,旅游天气预报,国际天气预报,天气资讯 ,天气预报网数据来源中国天气预报网,天气预报查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