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气象常识 > 人工影响天气 > 人工消暖雾

气象常识

人工消暖雾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23日  来源:天气预报网  编辑:天气预报网

  
   雾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天气现象,它常常使能见度大范围地降低。人们常用“咫尺不辨”来形容浓密的大雾。
  
   我国冬春季节常出现大雾,每当大雾覆盖机场,飞机就不能起飞和降落。江、河、湖、海出现大雾,船只就不能航行,否则很容易出现相撞事故,高速公路如不关闭,同样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我们从历史资料中了解到,国内航运飞机不能正常飞行的,因雾影响的占78.9%。国外因雾影响航班不能正常起飞和着陆的占57%。
  
   国内外有一些机场和飞机,虽然装备了先进导航系统和着陆设施,一般情况下可以盲降,号称“全天候”飞行。但是当机场被浓雾覆盖时,为了旅客的绝对安全,在没有消雾前,都不允许起飞和降落。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近年雾影响交通的事例:1997年12月17日北京出现浓雾,首都机场果断地取消航班155架次。京津塘高速公路进京路段,来年许发生两起40辆汽车追尾事故,造成9人死亡,34人受伤,被迫关闭。
  
   1996年12月27日-31日上海虹桥机场受大雾影响关闭,共取消延误642个航班,滞留旅客达60500余名,黄浦江轮渡停航,沪宁高速公路被迫关闭,造成了严重损失,仅民航用于善后的费用就达1000万元。
  
   1998年3月7日受潮湿海洋气流影响,香港大雾迷漫,维多利亚港的能见度只有700米,当日共有150多个航班延误或取消,有1万多名旅客的出行受到影响。
  
   在长江航运业务中也经常因为有雾而使两船相撞,造成严重损失。1987年12月10日上海早晨出现大雾,浦东陆家嘴轮渡能见度只有20-30米,轮渡船在4时30分开了一班后,便停止开航,致使候船乘客越聚越多,近3万人一直排到相距1公里左右的浦东公园门口。9时左右,大雾逐渐消散,轮渡开航。当第三班轮渡准备放客时,人们蜂拥而上,多人被压倒,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雾随着季节的变化,它的温度也有很大差异。雾中温度在0℃以上,由小水滴组成的叫暖雾。雾中温度在0℃以下,由过冷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叫冷雾。
  
   雾虽然对航空、航海、高速公路是一个重大视程障碍,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工影响雾已变成现实,并已在航行保障的业务中应用。
  
   人工消雾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美国在阿拉斯加用人工消除冷雾,保证了736架飞机降落和686架次起飞。俄罗斯在莫斯科伏努科机场消冷雾的成功率达到80%,保证了284架次起飞和143架次降落。但是人工消除冷雾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例如1987年10月22日,莫斯科浓雾蔽日已经是连续4天了,据当地气象台的资料,这种反常天气是107年里所未有的。早晚的时候,莫斯科市内某些地段的能见度仅20-30米。到第三天前苏联已有1000个航班的飞机因大雾而停飞。莫斯科的4个机场以有588个航班停飞。候机的旅客超过4万名,其中半数是过境旅客,他们无出可以夜宿,都聚集在机场旅馆或候机楼里,飞向莫斯科的飞机不得不降落在数百里之外的列宁格勒等机场。
   在莫斯科出现的这场持续了近10天,雾层很厚,又浓密,覆盖范围很大。虽然机场有人工消雾设施,但遇到这样持久的浓雾,现有的人工消雾设施也无能为力,可见冷雾对航空运输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人工消暖雾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80年代法国巴黎的饿奥利和戴高乐两个机场装备了先进的小暖雾设备,供业务使用。
  
   1987年12月我国气象工作者在成都双流机场,经过多次消暖雾试验,解决了消暖雾的工程技术难题,终于获得成功。
  
   12月25日清晨,双流机场浓密的大雾弥漫着,能见度小于30米,迫使从成都飞往拉萨、上海、广东等地的飞机停航。
  
   就在这个时候,机场气象站西侧的观测场地上气象科技人员正在忙着进行雾的探测和消雾试验。
  
   红色的系留气球上悬挂着现代化的探测仪器,在雾中徐徐升起,气球很快被雾层遮住,肉眼看不见了。随着它的上升,每10秒发回一组信息,传给地面接收机,再由计算机输出气球所在高度上的温度、湿度、露点、风向、风速和雾的厚度。地面观测记录给出当时气温为5℃,说明是暖雾。
  
   雾的微物理结构观测也在进行着,观测员应用雾滴取样器正在取样,然后又在显微镜下读出雾滴的直径为10微米,并计算出含水量为0.3克/米3,雾滴浓度为100个/厘米3。
   消雾的科技人员参考这些测量数据确定了消雾方案。9时10分应用热力动力消雾系统(简称热动消雾系统)开始消雾,热动消雾系统的发动机被启动,高温气体立刻由发动机口喷出,温度是650℃场地内很快出现了高温区,随着热气流的扩散,雾滴受热迅速蒸发,雾由近到远逐渐消散。
  
   早已设置在消雾场地内的各种监测仪器,记录了雾的演变情况,透明度仪显示出雾消散过程的记录曲线。照相机、录相机摄录了消雾场地内雾的消散实况。两分钟后消雾面积大于6000米2,能见度由消雾前的30米改善到260米。各种数据表明人工消雾获得了成功。
  
   现代化的大中型民航客机起飞和着陆时,要求能见度大于1000米。为了飞机能在有雾时起飞或着陆,需要4-6台消雾发动机系统组合起来,由计算机自动操作,来清除1000米跑道上覆盖着的浓雾,这时飞机就可以在跑道上安全地起飞和着陆。如果清除浓雾作业时间持续20分钟,就能够有3-4架次飞机起飞或着陆。热动消雾系统工作20分钟,油料耗资约千元左右,就能够取得近10万元的经济效益。
   既然这种热动消雾系统能够成功地清除机场跑道上的雾层,同样也可以 用于清除江面上的雾。我们设想,如果在上海浦东陆家嘴等轮渡站安装这种消雾系统,就能够驱散5000-6000米2的雾层,各种业务工作将正常进行。若轮渡船上安装消雾系统,就能够驱散航行前方江面上的雾,使目测能见距离达到100-200米,渡船即可定时安全往返于两岸之间,顺利完成正常的轮渡任务。
  
   这种热动消雾系统同样可以在高速公路被浓雾覆盖而出现严重交通事故时使用。

相关资讯阅读